2010年3月30日

樣子 經驗的變體

劉文德水墨混合媒材創作展




四月,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除了學校的展覽,有空也到雙連站附近的田園,吃吃美食,看場好展。

樣子 經驗的變體 劉文德水墨混合媒材創作展
2010.04.01(四) ~2010.04.28(三)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
展出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B1 (捷運雙連站,步行約五分鐘)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週六 12:00~18:00
茶會:2010 4/10(六) PM3:30~PM6:00

劉文德
1970 生
1988 台北市泰北高中美工科畢業
1993 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水墨組畢
1996 英國中英格蘭大學伯明翰藝術暨設計學院U.C.E藝術創作碩士(MA in fine art)

TEL:0933-068491
e-mail: wenter.liu@msa.hinet.net
wnter.liu@gmail.com
個人網站:http://wenterliu.blogspot.com/

歷年展覽
個展
1999 個展 劉文德留學英國時期作品 太平洋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0 個展 在水中的水中 台北前藝術
2003 個展 水滑洗凝脂 也趣AKI Gallery
2004 個展 狗樣子 也趣AKI Gallery
2006 個展 [Shapes] 也趣AKI Gallery
2007 個展 及‧時‧影‧樣 東吳大學游藝廣場
2010 個展 樣子—經驗的變體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藝文空間

聯展
1999 第二十六屆台北獎 台北市立美術館
2005 E術誕生—台灣藝術新秀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6 中華民國第十二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6 [時尚水墨] —第一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 國父紀念館
2009 新象—兩岸當代水墨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0 異象—典藏抽象繪畫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

獲獎
1999 入選台北市第二十六屆台北獎
2000 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88-6期展覽補助
2003 獲文建會九二年青年繪畫作品國家典藏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4 獲文建會九三年青年繪畫作品國家典藏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6 獲文建會九五年青年繪畫作品國家典藏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6 中華民國第十二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入選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0年3月28日

週一聽音樂

西貝流士看人生



今天要來個氣質又具學問的星期一早晨。感受北歐環境下造就的民族性格與文化情感,並且感謝我們的春暖花開!

(文/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世上每個民族性格的發展有其脈絡可循,位於歐洲北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芬蘭,因地理位置的必然性和歷史發展的特殊性,培養出芬蘭人強韌而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也造就了古典音樂史上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愛國作曲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

從芬蘭的地理位置來說,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大小湖泊,形成了芬蘭這個「千湖國」的險惡地勢,加上每年長達八個月的冬季,芬蘭人民勢必與大自然搏鬥方能存活下來;再就歷史發展而言,芬蘭十一世紀開始遭到鄰國的入侵、十六世紀起被瑞典統治,直到十九世紀淪為俄 國的附屬國,長久以來一直處於被奴役的地位。十九世紀末,在一片風起雲湧的民⋯⋯族主義浪潮中,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強迫芬蘭人接受俄國文化,並剝奪其自治權與言論自由,終於激起芬蘭民族意識的覺醒。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西貝流士誓言以音樂喚醒芬蘭人民,為反抗暴政、爭取獨立放手一搏。

西貝流士在兩歲半時喪父,後跟隨母親回到娘家生活,因母親的娘家充滿了音樂氣氛,讓西貝流士姐弟三人都有機會接受音樂的薰陶並學習樂器。除了鋼琴 以外,西貝流士在小提琴方面有相當出色的表現,也曾立志成為小提琴家,但這個夢想卻因西貝流士無法克服性格上的怯懦害羞而無法如願以償,而從這首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中,不難體會出這是他實現夢想的另一種方式。西貝流士早年對於芬蘭文學與史詩傳奇展現出濃厚興趣,尤其特別 鍾情於英雄事蹟,並經常以此類題材進行創作。1902年,他前往柏林親自指揮演出一首以芬蘭民族傳奇為素材的管弦樂曲「傳說」,因而結識了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布爾梅斯特(Willy Burmester),在布爾梅斯特的鼓勵與建議下,西貝流士開始構思創作一部富含芬蘭民族精神的小提琴協奏曲。

創作之初,西貝流士原打算將作品提獻給布爾梅斯特,後來因經濟因素轉而由捷克小提琴家諾瓦契克 (Viktor Novacek)擔任獨奏演出。1903年的首演,因諾瓦契克的表現不如預期,加上擔任協奏的赫爾辛基愛樂管弦樂團當時僅有四十五位團員的小規模編制,無法展現出作品應有的氣勢,演出後並未受到樂評家的肯定。雖然事後布爾梅斯特曾向西貝流士表示願意協助推廣這部作品,但西貝流士予以婉拒,並決定收回樂譜重新改寫。經過兩年的沉潛,西貝流士在1905年將修改完成的小提琴協奏曲交給作曲家兼指揮大師理查史特勞斯,並由他指揮柏林管弦樂團舉行首演,邀請小提琴家卡爾‧哈里斯擔任獨奏,演出當晚一鳴驚人。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的修訂版本在篇幅上精簡了許多,小提琴的炫技方面也相對內斂了些,但小提琴獨奏仍自始至終扮演最重要的主角地位;此外,在樂章轉換間的流暢度及獨奏家與樂團間的和諧度也有大幅改善。更重要的是,西貝流士幾乎將他對於小提琴的熱愛,以及祖國長年處於被壓迫的苦悶與悲情,完全傾注在作品中。以此之故,欲演奏這部作品,除了演奏技巧須達一定程度外,情感的詮釋與情緒的掌握對小提琴家而言才是更高難度的挑戰。

第一樂章在西貝流士心目中的份量,從它佔去全曲一半的時間長度便可窺見。樂章一開始即以少見的小提琴獨奏揭開序幕,宣示小提琴在整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陰鬱而綿延不絕的第一主題,娓娓道出芬蘭人因長期壓抑而渴望自由的心情,直到一段熱烈的裝飾奏高潮後,在大提琴和低音管的帶領下由樂團接續發展出新的樂思,低音聲部彷彿母親溫暖的懷抱,自始至終撫慰著小提琴獨奏的情緒起伏。當樂曲走到第一樂章的中段後,沉默的小提琴開始以較為明亮的情緒奏出另一段主題,呈現出芬蘭人強烈的民族情感與英雄氣概。隨即由低音管引出銅管樂器的唱和,引導樂團進入氣勢猛烈的總奏,帶領聆聽者為蓄勢待發的下一波小提琴獨奏蘊釀氣氛。在樂團的襯托下,小提琴獨奏進入最後階段的裝飾奏,在一連串的音階、琶音和雙音奏法中進入最高潮,簡潔有力地結束。





第二樂章有著濃厚的浪漫曲風格,簡短的序奏是由兩支豎笛、兩支雙簧管和兩支長笛營造出穩定的和聲,彷彿再次以溫暖的懷抱迎接小提琴細細道出思鄉幽情。在一段小號與弦樂團的交替輪奏之後,小提琴接續出現不安的情緒,透露出西貝流士的多愁善感與矛盾心情。



第三樂章開始是以中提琴和定音鼓強烈的節奏展開,緊接著小提琴低沉而厚實的第一主題緊緊牽引聆聽者進入西貝流士澎湃洶湧的內心世界。本樂章雖是以節奏明確、形式工整的舞曲風格寫成,但小提琴的裝飾奏部分堪稱精采絕倫、絕無冷場,在聆聽者跟著血脈噴張的那一刻從容地結束全曲。



西貝流士在創作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前後,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因此曾有樂評家指出,1905年的修正版本並沒有修掉原作的狂亂氣勢,而這股氣勢也成為這首曲子最艱難掌握與表現的部分。二十世紀初期,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受到許多女性小提琴家的喜愛,也許是本曲在陰柔與壓抑中帶有強韌的性格,正好反映了女性音樂家在樂壇中的處境。

因著一個未竟之夢,西貝流士將自己想像成一位神奇小提琴家,進而完成這部曠世鉅作。他曾說:「 在首演當天,我已確認這將會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部作品,雖然大家至少還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才能 體會到這點。」無庸置疑,如今這部作品已被視為與小提琴四大名協(分別由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四位作曲家創作)齊名之作。

有機會再繼續為大家介紹更多經典名作!

2010年3月27日

日本有好多免費的......(笑)



免費到底是不是商機?最近大家一窩蜂的討論著免費背後帶來更多的商業利益;有人抱持著分享的心情,有人則是希望可以大撈一筆。不論這些免費背後的意義是否商業,我們更應該要思考的,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消費行為嗎?過度的消費短暫滿足了內心的空虛與欲望,卻無形中增加了更多社會的成本與負擔。在學校雖然沒有辦法做到免費咖啡(畢竟這是我們吃飯的工具啊!),但卻可以和大家一起來交換二手物,一起對抗消費的惡魔。

這是來自在日本學習三味線的朋友,日後也會有些他在國外所見的點滴,與大家分享。

文/EC FENDER

在大阪的街道 御堂筋 上 有著一間 [免費的咖啡店]
名字是 「播磨屋 FREE CAFE 」 ( harimaya free cafe )
真的~~完全免費!
我第一次經過的時候 覺得 [ 免費 ]這個 字眼 太可疑了... 所以不敢進去
( 心中的OS: 搞不好是進去會被推銷 某種東西吧... 是直銷 或保險嗎? )
但是因為我到梅田學習三味線的老師那兒 一定會沿著御堂筋 ,
幾乎都會經過這間免費咖啡店前面

就這樣經過了大約一個月 , 感覺上好像在裡面的人都很輕鬆歡樂
於是就提起勇氣走進去了~~~~~~~~
走進去以後跟著排列的隊伍 , 說真的還是有點不安
偷偷看著前面的人怎麼做.......總之 一切DIY
有一個小的洗手台 , 旁邊放著 一疊小的方形盤子,
洗手台上有著標語寫著 [ 每人限拿一個紙杯 ]
拿著方形盤子放紙杯 還有放餅乾的小碟子 ,
咖啡 紅茶 和 柳橙果汁 三種任選 , 還有砂糖和奶精
接著可以到放著餅乾的檯子上拿餅乾



餅乾的數量則是請每個人自己拿取適當的量 , 但請不要拿第二次~
總之就是自己 摸著良心看著辦
我取用完紅茶和餅乾之後 找了個座位 坐下來吃 ,
不管坐在哪一個位子都可以從店裡的落地窗向外望出 看見御堂筋的美麗街景
第一次吃的時候 還是很忐忑不安 , 心理想[免費的就不要給人家坐太久.....很不好意思]
不過後來發現沒人會在意 .......哈哈
從那之後 我有時候一天經過這家店2~3次 , 如果天氣很冷的話 我就會進去喝杯咖啡 或 紅茶
再繼續 騎腳踏車 往我的目標前進
在物價很高的日本 可以每天有免費的 咖啡 紅茶 果汁 餅乾 吃 , 這會不會太了不起了!?

PS: HARIMAYA 原本是日本的仙貝, 餅乾 的 製造公司 , 原本這一類的公司就會在自己的店面
提供試吃服務 , HARIYAMA 只是把原本在店裡的試吃服務 轉變一點經營方式 成為免費的
咖啡店 經營模式
現在 在 東京 和 大阪都有 FREE CAFE 喔~!



家庭主婦 帶著小朋友來喝茶 吃餅乾


我覺得小朋友吃得很開心 , 媽媽也是很悠閒的打著手機簡訊


自由取用的 仙貝, 餅乾吧台
吧台上的日文標語 寫的是 [ 請不要拿第二次或是把餅乾外帶 ]


店裡的發展宗旨 標語 , 提醒人們過度的商業行為並不會帶來全人類的幸福


晚上六 ~七點 經過時 店裡熱鬧得很 , 應該是上班族 下班過來喝一杯咖啡吧



免費的咖啡店 應該需要 當地客群某種程度的道德心 和 自治力才可以長久經營吧

2010年3月25日

有魔法的人是否只能華麗的死去

Alexander McQueen

http://nebp.org.uk/news/wp-content/uploads/2007/02/alexander-mcqueen.jpg

2010年2/11,facebook上一陣哀鴻遍野,Alexander McQueen R.I.P,以令人惋惜的年齡、令人沉痛的方式,在時尚路上以破壞否定著稱的這位頑童設計師,在人生的路上進行的最後一次的破壞,一如往昔的攫取世人目光,只不過除了一樣的令人驚嘆,這一次沒有人鼓掌,鎂光燈也不忍閃爍。

戲劇、繪畫、音樂、文學、舞蹈、建築、雕塑在19世紀以前被定義為七大藝術,20世紀電影這個播放動態影像方式的發明,從最一開始可能不具有功能性的樣貌,到後來被人類操弄得淋漓盡致地融合了七大藝術,於是堂而皇之的成為了第八藝術;那麼在McQueen手下,服裝在21世紀或許應該定義為第九藝術?除了他誇張如畫如雕塑一般的作品絕妙的展現在模特兒身上,伸展台也可能可以在任何建築底下,搭配燈光音樂令人恍如置身搖滾音樂會,他一再提醒世人服裝並不只是遮羞禦寒,那樣融合各種藝術的作品告訴我們,每天從衣櫃裡拿出的那些服飾必然是應該擁有更多可能的藝術。

  http://stylefrizz.com/img/alexander-mcqueen-fall-winter-2008-2009-dress.jpg http://www.popbee.com/image/2009/10/alexander-mcqueen-spring-2010-shoe-collection-081009-11.jpg

曾在倫敦當裁縫學徒的McQueen基本功夫扎實,但腦中旺盛的想像力絕對是他真正的翅膀,不知道是多少服裝設計師或準服裝設計師所望塵的,不管喜不喜歡他瑰麗甚至怪異的風格,不可否認的是他拓展了很多人腦子裡的感觀空間,讓我們可以一再挑戰自己視覺上的邊界:永遠都可以有個更大的世界。

  http://brightstarlights.files.wordpress.com/2008/04/20071010_amcq8.jpg http://fashiontribes.typepad.com/fashion/images/2008/03/20/hats_alexander_mcqueen.jpg

一個人的才華有無並不能用來調整他其他所作所為的標準,McQueen自殺的原因很多人揣度是因他母親的過世,很多人惋惜,曾說希望不論高矮胖瘦穿著她設計服裝的女人都可以因此堅強勇敢的McQueen,自己好像不夠勇敢的走下去,但我想誰也不能真正知道這位鬼才的腦子在想什麼,就算是真的因為母親過世而自殺,可能延伸的理由也有很多種:想追隨母親、世界上唯一值得珍惜的人不在世上了、想上天為母親做衣服...,他是Alexander McQueen,或許只是想連離開世界都可以驚世駭俗吧。昨天看完莎岡日安憂鬱的我,不禁思考,比起一個人孤單憂鬱的垂老死去,是否戲劇化的和世界說再見才真正的適合擁有魔法的藝術家?因為對他們來說,不受控制的靈魂不該最後時分失去自由,死亡也應該是種藝術吧。

(文末小提醒:還是要珍惜生命阿,媽媽爸爸都很辛苦的)

_值日生小樹

即興畫像,黑塞的春天。

3/27(六)20:30,一起隨性!



即將在這個週六發生的即興演出,不只是音樂即興,連過程也都是如此即興。

認識世揚是08年在學校咖啡Love Me Twice的活動上,他跑來給了我一張他自製的Demo,手寫著曲名和他的聯絡方式,跟我說,他也很想要來學校表演,可惜這裡沒有鋼琴...。那時就對這個靦腆的大男孩印象深刻,他的真誠與熱情就像他DEMO裡的音樂一樣,隨性但不隨便,深情但不濫情。念的是交大音樂研究所碩士班演奏組,主修鋼琴,技巧當然不在話下;但對創作與即興的濃烈興趣,讓他的音樂又多了不同的顏色與火花,已經參與多部短片的配樂,不斷推出即興計畫的演出。這樣跨足到不同領域的多棲動物,讓人對他的音樂多了不同的想像。

惠君則是在世揚的牽線下,答應了這場演出。看到她的經歷,我心中驚呼,年紀輕輕就在國外奮鬥多年且小有成績:與馬友友的絲路樂團在紐約卡內基廳同台演出、參加各種不同大小的音樂節或是舞蹈、配樂的演出,還被萊比錫報章(Leipziger Volkszeitung )喻為【音樂上的驚奇】。這些過去也許對我們來說有些陌生,但她跨界合作的豐富經驗,就夠讓人期待的!

惠君的即興演出-天黑黑


也許我們不是那麼了解即興(畢竟這對對台灣來說還是個新鮮的概念),但每一個事件的發生不正是人生樂章中的即興片段?這個星期六晚上八點半,歡迎"預設"你的時間來學校的地下室進行這一場音樂的即興對話,那將會是另一場不可預測的火花。NT.300附飲料一杯。


(這正是惠君在德國為默劇所作的配樂,也是這個星期六的音樂走向。但不來,誰也不知道會怎樣!)

2010年3月24日

舞蹈

人類最原始的藝數形態之一

http://partners.atmovies.com.tw:8080/admin/news/photo/pics//2754839709031509090308.jpg
舞蹈不只是舞蹈,而是看待生命,看待自己的生命學習--舞蹈家許芳宜
學校咖啡的部落格,介紹了音樂,電影,藝術等等不同領域的生命形式,這是我們第一次將舞蹈搬出來分享,勢必粗淺但熱情有餘!希望很懂舞蹈的人多多包含!

談到舞蹈,多數人接觸或是聽聞應該跟我一樣莫非雲門舞集,也總是看過一兩場雲門的舞,結合太極與現代舞之美構成概念與畫面。
前陣子,有幸應邀參與拉芳舞團的溫哥華冬奧行前彩排,近距離的看見舞蹈家的肢體與汗水還有呼吸聲,感動的淚水在眼框打轉,舞蹈家許芳宜讓我對於舞蹈有了極大的興趣,同時看見他們對於讓一般觀眾看得懂現代舞付出的努力。終於~我也真正看懂現代舞的優美與意涵。

在以下片段 1:00 處,可以看見許芳宜的舞姿。
雲門水月


許芳宜被譽為「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傳人」,除了紐約時報曾經大篇幅報導她,就連「美國公共電視」都遠渡重洋,特地來台拍攝她的故事。


4184471-1777437.jpg37 ARTS
拉芳‧LAFA舞團創團首作
這支舞作將人性相互猜忌、虛偽的欲望,以逗趣方式巧妙呈現。

舞蹈家「許芳宜」和雲門舞團編舞家「布拉瑞揚」自立門戶,合作創立「拉芳舞團」,創團舞作「37 ARTS」。

「37 ARTS」是紐約一座藝術中心的建築物名稱,布拉在舞蹈中加入了大量的默劇元素、充滿喜劇氛圍的機械舞表演,更有許芳宜的獨舞自白,許芳宜說, 她總是在無能為力中,繼續往前。

此舞作,有芳宜在紐約承受壓力無助的獨舞自白,其中悲喜交加的心境,每一次都讓芳宜被 掏空一次,又同時持續成長。
她說:『你每做一次就要把自撕裂一次,那個撕裂就是人站在那裡要感受到身體的空和身體的絕望,裡可能 已經空掉了,但是也不知那裡來的意志力,就覺得要繼續往前,繼續下去,有很多的無能為力,無奈,你不能讓這些無奈和無能為力打倒,就要想辦法繼續下去。』

布拉瑞揚專訪




舞蹈中,可以感受到肢體最大的張力與投射生命中極大值的悲喜,那樣的力道實在與電影或是音樂的感受在感官上的感動不同,同時整頓內心反覆的過去。

許芳宜說,人生舞台的美妙在於「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
芳宜獨舞


拉芳舞團正在募資,由於他們沒有受到文建會成為扶植團隊且理由是沒有在國內深根,當然國家有國家的理由,只是這個舞團靠著天真的熱情做了很多關懷社會的行動,如下鄉教八八水災的孩子跳舞玩耍,以藝術療癒孩子受傷的心。(實在找不到連結,但上回看到非常可愛的紀錄)

以後的小週末,我們都會分享些隔壁王太太也看得懂得文化筆記!
祝愉快的一天 學校咖啡小玉媽媽



後記:
拉芳編舞家--布拉瑞揚<----請點入 加入拉芳之友辦法: 拉芳帳號:第一銀行(銀行代碼007) 興雅分行 戶名 拉芳˙LAFA 帳號155-10-125381 金額:台幣1000元 即可成為一年期的會員 電話:(02) 27530885 傳真:(02)2753-0815 email: lafa.artists@gmail.com info@lafa.org.tw 凡於會員有效期限內(請參見會員卡背面),出示拉芳之友會員卡, 即可享有以下優惠: • 凡購買拉芳演出節目之票券享九折優惠。 (若已使用其他購票折扣,則不再優惠。) • 購買演出節目單及周邊商品(書籍、T恤、DVD等)享九折優惠。 • 參加拉芳課程及講座享九折優惠。 • 可參與不定期會員專屬活動(座談會、演講、排練、餐會、茶敘等)。 PS. 匯款後請以傳真或Email 提供以下資訊匯出帳號末四碼,以茲確認款項無誤。 捐款收據抬頭及捐款人身分證字號/統一編號,供開立收據之用,麻煩您了。

2010年3月22日

週一聽音樂

即興二三事




講到即興,大家都會想到的爵士樂手在台上瘋狂演奏的樣子,究竟是在彈什麼也是有聽沒有懂。但其實即興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艱澀難懂,即興也不是爵士樂的專屬,今天就來解答即興的二三事。

問題一,每每看爵士樂手在台上超級投入的神情,在視覺上確實感受到他們對音樂的投入;但是,到底他們是假認真?還是真演戲?是不是隨便亂吹亂彈都可以?爵士樂中的即興到底在吹彈些什麼?

其實在聆聽爵士樂時,大家應該會發現,總是會先出現一段大家熟悉的旋律(就是這首曲子的Melody,術語稱head),然後接著就是樂手大顯身手的Solo。這一個片段的即興絕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根據剛才那段主題的和聲進行,選擇適合的用音,配合節奏與音色等變化所演奏;當然所謂適合的音就會牽涉到樂理的部分,這總是讓人頭大。有那麼一位吉他手告訴我,當年那些黑人樂手也沒懂那麼多,還不就是彈了覺得好聽就繼續。也許這就是爵士樂總讓人覺得親切又輕鬆的原因之一吧!

Stan Getz-Autumn Leaves

(1:00-2:45的即興你聽到了嗎?其實不用吵死人不償命也是一段動聽的即興片段啊!)

問題二,只有爵士樂中有即興嗎?古典樂裡有沒有?
其實在古典樂中也曾存在即興這樣的概念。17世紀時,歌手就會在詠嘆調中即興發揮;後來也應用在器樂的寫作上。在協奏曲中的cadenza(裝飾奏)就是一個要讓音樂家發揮其獨奏技巧的好機會,這時樂團會一片安靜,留給器樂家自由演奏。過去作曲家並不會在此寫下音符,而是要音樂家即興演奏;不過越來越多演奏家會留下自認為不錯的版本,再加上越來越少人能有這樣即興的能力,以致於現在我們看到的裝飾奏片段會有現成的樂譜。不過,這還是一點也不減這些演奏家的炫技魅力!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 First movement cadenza performed by Martha Argerich


當然也不是只有爵士樂、古典樂有即興。跳脫出這些框架,即興演奏還有更多可能。說穿了,即興不過就是用樂器代替語言的臨場對話。如果你已經對爵士樂的即興已經再熟不過,又或者你對即興演奏的神秘面紗仍帶有興趣,不妨這週六(3/27)來學校看看這一場,由大提琴家林惠君與鋼琴家李世揚的即興對話,為三月的學校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春天。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10年3月16日

2010年3月展覽

Little Creatures/江口建太郎 Kentaro Eguchi

江口建太郎,熟識的人都叫他KEN,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畢業

又曾任村上隆工作室首席助理,也是蒙特梭利教育者

每一張攝影作品中,我們看見挑戰拍攝孩子的可愛或是無邪面貌

真實的拍出孩子在父母眼中如同小怪物並同時與黑夜的意像結合成有趣且饒富意味的畫面

KEN以黑白攝影,創造出屬於孩子的抽象畫,

看見的不是孩子脣紅齒白天真的臉孔,而是庛牙咧嘴的對著鏡頭扮著似笑非笑的鬼臉,

光影變化交疊,作品中孩子純潔的笑容,因為沒有了顏色顯得更為純粹

Ken解釋在黑暗中拍攝小孩的計畫,
是想打破孩子不只是天真無邪,同時也是小怪物的化身,

他一再的於黑暗中捕捉這些孩子們單純的笑容,參雜了一點點的神秘及溫暖
在極深的夜裡,有另一張淺淺的笑容,‘對我們訴說生命的真實,無論美好與否
"Little Creatures" ,請感受江口建太郎,創造力豐富的設計師,教育者,一位父親紀錄孩子及你我曾經有的影子。

無論有沒有孩子,或是年紀性別,觀者站在想像的魔毯上
我們跳脫出迪士尼所建構的From now on, live happy ever after

此次展覽Ken創作了一支短片,將在3/20開幕茶會及3/26沙發電影院播放正片之前放映
短片創作內容延續他的視覺與little creatures的概念,只是加入更為天馬行空的黑色喜劇元素。

展期:3/19~4/1 pm1.00-pm7.00

From now on, live happy with little creatures ever after........

2010年3月15日

週一聽音樂

Hallelujah



無意間在電視上看見這片段,場景是正舉行冬季奧運的溫哥華,一位加拿大女歌手虔誠的唱著,配上現場每一位手持蠟燭的溫馨場面,有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我放下手邊的工作,靜靜的聆聽來自於遠方的祝賀,帶著深切且真誠的盼望。回頭看看最近的奔波,有時累的忘了給家人一通電話,有時忙到忘了要向同事微笑,有時匆忙到沒時間好好享受一個午餐時光…。

kd lang sings "Hallelujah" LIVE at the Winter Olympics 2010


當然這不是Leonard Cohen唯一一首佳作,這位加拿大詩人用音樂賦予他的文字更大的生命能量,再用歌聲傳唱。和他的嗓音一樣,沒有特別的用力,只是就這樣恣意的唱出,再加上他俊帥的外表,照樣揚起一陣風,吹過失意人的耳邊、畫過情人的臉龐。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 Leonard Cohen


那歌聲讓我想著,當世界經歷了許多動盪與災難,不管是無情的地震風災,或是無可預知的意外,此刻,我們能平安坐在電腦前,觀看臉書上好友的動態、和朋友透過MSN消磨憂鬱的星期一、想著晚上要怎麼打發…,這一切不正是最簡單卻也卻可貴的平凡與點滴?看見這些無常,讓人不禁感嘆,除了把握當下、珍惜所有,還有什麼是我們能掌握的?也難怪古人要說「何不秉燭遊」。

我雖不篤信任何宗教,但Hallelujah卻在每一個熬夜趕工的時刻,給了我最貼切的陪伴,Leonard Cohen雖然不是唯一的依靠,但在他的歌聲中,也許能找到一點看待人生的飄泊態度。

Leonard Cohen - I'm Your Man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10年3月12日

三月沙發電影

<<追火車日記>> Tricks


3/19 pm9.00

六歲的史蒂芬人小鬼大,不僅愛耍小聰明當老姊小愛跟屁蟲,最愛與老姊男友騎著機車到處追火車兜風,和玩具小騎兵相依為命。好奇心旺盛的史蒂芬,對老爺爺飼 養的鴿子也情有獨鍾,整日研發新伎倆哄鴿群聽命,小鎮街道、火車月台,到處都是他玩耍的足跡。

某天,史蒂芬在月台發現從未謀面的老爸。篤信命運之神將會帶領他們相認一家團聚。史蒂芬挑戰命運的小工具都準備好了:兩個小士兵、一口袋的零錢、 純真無邪的決心…,老天爺這次會順從史蒂芬的願望嗎?在一連串的詭計背後,史蒂芬的「追火車日記」驚喜連連,卻又「人算不如天算」,譜出一段詩意逗趣的動人故事。






<<爸不得愛你>> The Return

http://img1.mtime.com/up/233/576233/4c814cae-4f4e-407e-b842-7cd1c92f773d.jpg

3/26 pm9.00

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兄弟發現一輛從沒見過的汽車停泊在家門前。而這輛車將失蹤十二年的爸爸-一個只在一張褪色照片中出現過的男人帶回家。在氣氛詭譎的晚飯桌上。爸爸說要帶兩子到荒島旅行。兄弟二人就如其他小孩一樣,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旅行充滿期待。但當三人踏上旅途,遇上一次及一次的困難時,爸爸只是袖手旁觀,似要藉著軍訓式的鍛鍊令兩個孩子快速成長。哥哥對父親的威嚴甚為祟拜,但倔強的幼弟卻非常不滿,經常與父親唱反調,甚至懷疑眼前的男子究竟是他的爸爸,還是一個要將他們折騰至死的瘋漢。

在平靜的荒島上,父親與幼子的衝突加劇,連長子也被捲入漩渦。最後一切終於在一聲巨響下消弭,轉化成一個無可挽回的結局。



2010年3月11日

航站風雲


(原文FOR PPAPER BUSINESS) _by簡銘甫

我三十歲以後的人生,有很多時刻是在候機室裡度過的,但是從沒有一刻像現在如此幸福。我終於可以把厚重的大衣塞進行李箱裡,回到溫暖的亞熱帶!廿年來歐洲最冷的冬天,凍得幾乎讓我以逃難的速度,搭機狼狽離開歐洲。一場大雪,從我降落柏林那一刻就如影隨形;四個星期之後同樣的TEGEL機場,停機坪上仍是蒼白一片,真不知該感謝老天刻意安排的際遇,或是慶幸自己即將飛回溫暖的台灣。

很難想像德國的首都柏林,竟然只有TEGEL這樣一座小小的國際機場,而且這個機場還是在50年代西柏林遭到共產世界圍堵的時候所建。但我就喜歡那種舊時代的感覺,每個候機室都有一個獨立的小廳,每廳都有自己專屬的行李輸送帶,還有專屬的證照查驗BOOTH。另一個好處是,它跟台北的松山機場很像,都位處於市區,交通十分方便。柏林即將在2012年啟用BBI機場,這個位於前東柏林的 SCHOENEFELD機場,距離市區約三十分鐘火車路程,完工之後將會是德國最大、設備最新穎的國際機場,屆時TEGEL也就功成身退了。

但我仍舊偏好小而美的機場,轉機登機都在同一個航站,迅速又方便。連續吃過幾次大機場的悶虧之後,我現在連買機票都慎選轉機機場。例如倫敦的HEATHROW希斯洛機場以及馬德里的BARAJAS巴拉哈斯機場,如果航班的降落跟起飛不在同一個航站,我就寧可飛去別的城市轉機,因為這兩個機場從舊航站到新航站之間的距離,光是搭SHUTTLE
BUS就要30分鐘!另外一個地獄般折磨人的機場是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從A航站到B航站之間要爬三層樓樓梯,當中還經過一段很長的「時光隧道」,然後再進入人龍般的安檢隊伍裡,過程好比參加鐵人三項。

不過即使大機場有諸多不便,我也不願意替只有一個航站以及一個紀念品商店的胡志明機場或是濟州島機場背書,因為航站畢竟不是高速公路休息站,對於飛行旅行來說,感受某種文化的想像或是情境的變化,還是很重要的。

也許「懷舊」一點也不適用在凡事講究效率的航空業裡,每當我緬懷起巴黎戴高樂機場舊航站裡的登機電扶梯,或是柏林TEMPELHOF 機場那個只有一條行李輸送帶的登機大廳時,當地人都還是會以「何不食肉糜」的眼光瞪我一眼,要我別忘記人類曾經登陸過月球。

對!就是因為30年前人類登陸月球,才讓飛行成為一種集體的夢幻!然而令人感傷的是,今天的全球化雖然催化了人們空中飛行的頻率,卻也讓原本充滿浪漫情懷,或許還略帶點奢華品味的航空飛行,從優雅的雲端漫步,跌入狼狽的泥沼爬行。近年來廉價航空的出現,更是以犧牲飛行的舒適為目的,以換取旅客荷包的空間。許多大機場紛紛為了廉價航空搭起簡易航站,在這樣的航站裡,沒有像樣的餐廳也沒有大型免稅商店,登機時也不再經過可以遮風擋雨的空橋,而是由SHUTTLE
BUS載到航空公司為了節省成本所選擇的最遠停機坪去登機。更甚者,廉價航空為了節省人力成本,索性機票也不劃座了,所有旅客在登機門一開的那一剎那,全部以搶巴士座位的速度奔向飛機,生恐晚了一步會「站著」飛到目的地。

今天的航空公司也不再有專屬的地勤人員,所有機場的業務都外包給其他民間公司,旅行飛行的各個環節已經不再是經過仔細包裝的優雅服務,而變成了一項項索然無味的工作任務。再說,今天的飛安已經成為恐怖攻擊的目標,再怎麼從容地搭機,最後還不都是要解下皮帶、脫下皮鞋、拿出手機電腦、分裝乳液跟刮鬍水?飛安檢查成了優雅飛行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全世界都在討論最新的飛安措施:全身掃描,但是根據德國電視台請專家模擬試範的結論,全身掃描並沒有辦法看出所有可疑爆裂物。不過措施一旦施行,今後旅客搭飛機,恐怕都得提早三個小時到機場。

我上一次被要求提早三個小時到機場,因為搭乘的是以色列航空公司。這家航空公司既是恐怖份子最想炸的航空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原因是它安檢做得最徹底。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飛安業務無法外包,因為必須交由以色列受過訓的情報員擔任!他們除了巨細靡遺地開箱查驗所有行李,還以探測棒蒐集隨身行李的粉末塵埃,進行光譜分析,確定沒有可疑粉塵。在這之前,每位旅客都要通過個別訪談,詢問前往以色列旅行的動機以及所有相關細節,甚至要求出示手機裡的相片,或是個人相關網頁,以證明「所言不假」!當我通過重重考驗來到登機門時,我當時心裡唯一的想法就是:以後再也不要去以色列了!

飛行旅行到了這種草木皆兵的階段,所有的夢幻早就碎成一地;「我要飛上青天」這首歌,如今唱起來也不再輕快。坐在飛機裡等待雲臂車來噴除雪劑的此刻,我多麼希望一覺醒來之後的目的地是蘇美島,我除了想念熱帶的陽光之外,還想念島上那個獨步全球、舒適慵懶的「精品航站」BOUTIQUE
AIRPORT。那個航站沒有窗也沒有門,屋頂是用椰子樹皮搭起來的;旅客在候機時有柚木躺椅可坐,有免費的飲料和蛋糕可吃。唯有在那裡,飛航旅行才重新讓人有漫步在雲端感覺!

2010年3月10日

Your Sins (-) Our Virtues

Save us from the abyss of human degradation

tonpa 北風藝廊 拍攝的 P1160167。

每個人對於道德都有一把尺,尺的度量衡不一樣
在藝術的範疇裡應該怎麼樣被審視測量?
現在在北風藝廊有場展覽,名字是Your Sins (-) Our Virtues,部落格上的介紹很簡單,我想不是徒留神秘感,而是等著人在自己的刻度上留下記憶


展覽資訊:

【Your Sins ][ Our Virtues】 吳亞林個展

帶著你的身體,進入這個展覽,
也許是個告解室,但是沒有神父。
只有你。
你的罪惡,我的道德,人類墮落的深淵。

聲音,空間,不用矯情欣賞,只有體驗。


開幕 : 2010/2/27 15:00pm
展期:2/27 ~ 3/28

Your Sins (-) Our Virtues
Save us from the abyss of human degradation
A Solo Exhibition by YLWT

Opening Saturday 27th February 15h00-21h00


關於吳亞林:

空間設計/平面設計/音樂
1982年6月8日出生於巴黎,法國
現居台北,台灣

The Rattlebrains、RYD...T樂團主腦

長期合作團隊:Miss China Art Production, 巴黎,法國
打開聯合事務所

合作案子︰
竹間聯合建築事務所-台中歌劇院(2005)第二階段競圖
捷克國家圖書館(2007)競圖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第一階段競圖

打開聯合事務所- 億載金城規劃競圖(2006)
The Tide Is High 2, 裝置作品
台北燈會(2008)主燈配樂
DMY柏林設計展(2009),藍晒圖
I now remember the future (2009)藍晒圖概念導論

薄荷葉樂團- 流放地專輯曲間音效

北風藝廊- Uma Destas一個母親的懺情錄 (2009) 展覽配樂
說故事的人(2009) 展覽配樂
Let's Dance at the Gallery (2010 跨年派對) – DJ
北風藝廊改裝空間設計



個人作品:
Honey, I’m Home! (2009) –裝置,台北2009設計師週
French Kiss (2009) - 雷射雕刻iPod,Miss China概念商店,Zürcher Studio,紐約,美國


相關網站:
北風藝廊BLOG
facebook
flickr

2010年3月9日

報導 / 德國: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



今天冷颼颼又濕答答的!正是待在博物館的好天氣。住在台北其實挺幸福的,每天在不同的地方都有讓人選不完的展覽與表演,常常需要以一種"跑趴"的心情參與這些活動。當然在看到國外許多讓人為之一亮的成功案例,不得不感嘆台灣的藝文與文創環境,始終以經濟掛帥,以金錢為導向;普羅大眾真能從中獲得些什麼?還是令人抱以觀望的心態...。


(文/簡銘甫)
新年伊始,歐洲便遭逢廿年最嚴寒的冬天,大雪沒完沒了地下著,西伯利亞寒風刺骨地吹著;原本一場歡天喜地的美好雪景,在連續三個星期不見陽光之後,柏林人也開始焦慮起來。電視購物頻道開始賣起人工日照機,生意出奇地好,連家庭醫生都信誓旦旦地上電視作證說,瞳孔長期缺乏日照會造成憂鬱症病發。

我沒打算買日照機,最後只能靠老方法解決不見天日的焦慮。都說最糟糕的天氣,就是逛博物館的好天氣,於是我穿起了大衣,前往去年甫開幕即造成轟動的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



新博物館位於施普雷河Spree知名的博物館島上。當初柏林博物館島的規畫便是希望藉著島上相連的五個博物館:老博物館、新博物館、老國家藝廊、博德博物館、貝加蒙博物館,來營造類似巴黎羅浮宮的氣勢,打造柏林成為德國文化之都。

新博物館原名「柏林新博物館Das Neues Museum In Berlin」,是十九世紀時柏林博物館島上,繼新古典主義大師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所興建的老博物館之後,島上的第二個建築體,由申克爾的學生史帝勒Friedrich August Stueler繼承恩師新古典主義的典範所設計興建,展出內容以埃及古文明以及人類史前文物為主。該館於二次大戰柏林空襲時嚴重毀損,沒毀損的部分則被其他博物館拿來當作庫房使用。一直到了1986年,東德政府決定重新整修該博物館,無奈三年之後碰上了兩德合併,整個計劃又再度無限期延宕。到了1997年,英國建築師齊柏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接下了重建新博物館的任務,他力排眾議,決定完整保留曾遭戰火重創的建築本體,僅以平實的現代建築工法,恢復先前遭盟軍炸毀的中庭石階,以及空襲時遭受重創的西北翼和西南翼展廳。原本中庭遭祝融的局部埃及壁畫保持留白,戰時留下的彈孔仍然清晰可見,而其他需要被重建的建築結構則以簡單的紅磚及混擬土加以修砌。



在整修的過程中,齊柏菲爾德的修復方案一直遭遇德國保守派藝文人士大肆批評,這些人原本期待新博物館能夠重現柏林十九世紀時不可一世的大家風範,以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德意志美學,同時也是氣勢最恢宏的普魯士建築風格,展現那個年代做為第一個使用蒸氣引擎以及鋼骨結構的現代建築典範。但是齊柏菲爾德最後所遞交的設計圖裡,顯然並無意「往日重現」所謂代表普魯士精神的新美術館。保守派人士甚至危言聳聽地宣稱,在建築師所謂的「現狀保留」以及「不迴避歷史」的大前提下,修復結果可能會危及博物館島在1999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尊榮地位。

但是自從新博物館去年開幕使用之後,事實證明,齊柏菲爾德的改造計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參觀完這個造價兩億九千五百萬歐元的新博物館之後,盛讚該博物館「令人印象深刻、卓越不凡,並且是歐洲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博物館建築之一」。



就我自己參觀的經驗來說,改造後的新博物館最讓人激賞的部分,在於現代/古典、毀損/重建的美感並陳,還有不同展覽空間彼此的穿透性。進入花崗岩廊柱的古典大堂之後,深沉的顏色讓空間顯得壓抑,但是隨著白色混擬土階梯拾級而上的,視界立刻又開展成一大片現代明亮的空間。齊柏菲爾德在專訪裡談到,當初他在構思材料的使用時,便盡量以不干擾現存建築本體的方向來進行,中性的混擬土階梯以及幾何排列的木樑,便是最能凸顯大堂裡殘留的廊柱以及古埃及壁畫的平台。博物館右翼的埃及中庭Egyptian Courtyard,屋頂覆蓋著大片玻璃,自然採光可以直達地下一樓,中庭兩側的展廳也都有大玻璃窗可以互相透視。建築物本身的穿透性,恰巧反射出不同文物之間高度的時空跳躍,彼此卻又透過當下參觀的觀眾找到連結。


在新博物館所展出的大量埃及珍貴文物當中,除了莊嚴的法老王石棺以及細緻的獅身人面雕像之外,每年吸引五十萬遊客前來柏林參觀,已經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納芙蒂蒂」Nefertiti半身頭像,才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也是所有館藏裡唯一禁止攝影拍照的物件。這位埃及皇后的頭像被單獨放置在二樓側翼的八角廳裡,有特殊玻璃罩保護。據說埃及政府屢次向德國申討國寶未果,目前則積極交涉安排納芙蒂蒂頭像於2012年,埃及金字塔的新博物館開幕時借出展覽,但是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這裡提供準備前往新博物館參觀的朋友一個訊息,由於去年博物館剛開幕時一票難求,現場排隊人龍長達一兩百公尺,民眾怨聲載道。現在館方設計推出了每半小時一梯次的時區優惠票Zeitfensterticket,鼓勵觀眾先在網路上預購,然後於指定的時間之內前往即可,也省卻了大家在冰天雪地裡,大排長龍之苦。

2010年3月8日

週一聽音樂

不能說的布拉姆斯



春暖花開的季節,大聲說愛的時刻,卻讓我想起身處浪漫時期的布拉姆斯,其一生許多無法實現的情感,最終只能壓抑在每一首作品之中,成了今日的雋永詩篇。

在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之後,歐洲像是一個充分活力的年輕人,積極的開創新局面:不管在物質生活或精神生活,享受不再是皇宮貴族的特權,一般的平民老百姓也擁有娛樂的權力;想法上也更加的重視自我,相較於過去對於神的重視,此刻更專注在人的主體之上,在乎感受、情緒的表達。同時,技術的進步對於事物的製造與生產上都有更便利,當然也包括樂器的製造與變革。許多藝術家在這時期不再只是傳達對神的敬意與崇拜。透過他們的創作,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Brahms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35


但有個人卻更壓抑他的想法,不管是對情人的濃烈的愛意,還是深藏在音樂中的澎湃。布拉姆斯,在這一波浪漫的洪流之中,依舊堅持著對貝多芬、古典主義的崇仰與遵循,即使同一時期的作曲家對音樂早掀起了波瀾,與情感、文學、思想交融成一片,布拉姆斯仍守著古典樂派的規矩,強調純音樂的創作,拒絕標題音樂的手法。對當時浪漫成災的社會而言,布拉姆斯可說是一位保守至極又脾氣乖僻的怪人;對布拉姆斯而言,當時的浪漫樂派是他絕不妥協的世界。

但布拉姆斯卻沒想到,在他縝密的作曲結構與精心的曲式安排之下,音樂中滿溢的情感正不自覺的流露。不論是在聲樂曲、器樂的獨奏曲、室內樂,甚至是氣勢磅礡的交響曲中,即便承襲著古典樂派的格局,每一顆音符的呢喃、每一個和弦的深沉,卻都乘載著內心滿滿的壓抑與掙扎,是這一股浪漫潮流中,最底層的那道能量,默默的凝聚每一份無法流露的情感;再化作音樂時,那些無法說的秘密,只能在欲言又止的旋律、欲迎又拒的拍子中,小心翼翼的保護。

Brahms ~ Lieder ohne Worte. Lerchengesang op 70 No 2


在這一股浪潮中,布拉姆斯逆流前行,在嚴肅的外表之下,卻意外寫下另一種浪漫的暗示。在他的音樂中,最終回到一種寬闊、溫暖的氣度,在浪漫侵襲的年代,用古典主義的思維擁抱音樂,也同時將他豐沛卻抑鬱的熱情,寫成不朽的樂章。


Hungarian Dance No. 1



我們沒有布拉姆斯的偉大情懷,更不及他的藝術才能;但我們擁有愛人的權利與表達的機會。現在何不就對身邊的親人、愛人、朋友,好好的表示我們的愛意呢?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2010年3月7日

3月沙發電影院---關於孩子

終於,三月份的展覽由去年也曾經在學校展覽的平面設計師_江口建太郎(KEN)展出一系列關於孩子的攝影展及短片放映,看過他的作品及短片後,你會慶幸自己沒有小孩或是~孩子的世界並非迪士尼所建構的美麗。當然~還是美好,我們以不同視野看見這位奇異的設計師如何以攝影創作little creatures,本月的沙發電影院以孩子的電影為主軸展開...
http://3.bp.blogspot.com/_nwF-EtL33hc/SwqnyS0pJDI/AAAAAAAAATg/QxxJVmX0NFk/s1600/gummo_1080_720.jpg.gif
3/12 Gummo奇異小子 (限) 89min

奇異小子的劇情從所羅門,一個十四歲的男孩,和精神異常的媽媽住在一塊,倆個人以你我無法想像的方式過日子,他最好的朋友塔克也和酒鬼老爸同住在一起,一樣都對生活迷失方向,塔克 的老爸一直還都因妻子過世而傷心渡日,兩個難兄難弟成天無所事事,混在一起就吸毒享樂並以殺貓賺錢,對他們而言道德觀根本不存在,在這一個悲慘毫無意義的世界裏,日子只是一天一天地消耗....

如果你喜歡發條橘子,此部電影的影像及劇情更挑戰你對於殘酷與悲傷的容忍度,同時逼迫觀者思考自身所面對的事實或是僅為電影所呈現的故事。

本片大量使用美式POP Music,配上不斷移動的鏡頭,我想這也是美國獨立製片吸引人之處,在奇異小子(Gummo)一片中展露出影像與劇情的強烈情感與黑色喜劇的無助及事實也許真的如此發生著。本片在當年下許多美國獨立製片高譚獎(Gotham Awards)還有威尼斯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美國電影工業除了好萊塢式的商業片,獨立製片的品質甚高,曾經有位導演說:美國的商業電影,提供了獨立製片該有的資源。

本月沙發電影院由藝術家與學校咖啡館共同挑選,請享用。

3/26原挑選電影因故取消放映,學校將再另外挑選電影。若有不便請見諒。

2010年3月4日

3/5太陽照常升起

kokopx 拍攝的 the sun also rise1。

從片頭的那雙花叢中躍起的那雙腳開始,導演姜文就不斷的提著觀眾的腦袋跳躍,在母親與兒子之間、老師與情婦之間、情婦與朋友之間、下放的知識份子與農村青年之間。

時間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後一年1976,周韻飾演的母親為了一雙繡了金魚的鞋瘋顛,但襯映著農村里斑斕的樹林、清透發綠的河水,這樣的發癲又好像再正常也不過,兒子(房祖明 飾)義無反顧的控制與追逐似乎才是真正的混亂,母親欲語還休的想透露些兒子父親的身世(或者發瘋的理由),而如果說一切的瘋顛都有來源,發瘋可能才是真正的正常?

第二段的開頭場景不明,一群揉著麵糰的少女跟著黃秋生的琴聲唱和,佐以整齊劃一得有點滑稽的動作,讓人有身處俏皮歌舞片的錯覺,接二連三通不明內容的來電,少女們斥之「流氓」,卻也好奇的輪番接起電話,又帶有似笑非笑的表情,那個年代的情感壓抑又曖昧,最後黃秋生接起電話怒斥廣東髒話,自己卻在幾分鐘後的場景裡面被誣賴上性騷擾者的罪名,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差別僅一線之隔,文革背景裡見怪不怪的悲劇,但現代社會裡何嘗沒有這種荒謬的集體暴力?而飾演黃秋生好友的姜文說服他先自我招供以換取較少的懲罰,比起黃秋生最後選擇的怪誕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得不說,這段陳沖飾演的大夫豪放張狂的行徑讓人看了害羞不已。

http://img2.mtime.com/mg/2007/50/19a9ef90-0dcf-418d-956a-164bd1126aaa.jpg

第三段由農村裡的兒子載著姜文「下放農村」讓整部電影似乎開始串聯了起來,姜文在樹林裡教導孩子們打獵的畫面依然有種超脫現實的華麗感,而電影的最後跳回母親生下兒子的那一年,整部電影前面那些沒來由的事件忽然一下子都清晰了,姜文和妻子新婚派對上每個人都歡笑著、摯友黃秋生臉上尚未有風霜,人人都還有自由,有自由選擇走到是盡頭的那邊、也有自由走到不是盡頭的那邊,雖然觀者都知道這些主角們的結局,但看著最後母親朝著大喊的太陽冉冉而昇,也都還可以相信太陽照常升起......

跨越時空的四段故事裡面,導演一直想挑戰觀眾的思考邏輯,但精采的配樂和帶有華麗色彩的畫面就是讓人捨不得離開,這個禮拜五晚上,在學校咖啡,一起來欣賞導演姜文沉潛七年推出的精采作品。

3/5 (五) pm9.00
低消入場

很喜歡這段,美麗的梭羅河


2010年3月1日

週一聽音樂

一切都華麗的音樂劇




三月的第一個早晨,就看見太陽公公熱情的打招呼。看來讓人捉摸不定的冬天走了,春天要來囉!希望這個脾氣古怪的冬天可不要唱出這首歌喔…

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這段選自電影”夢幻女郎”的片段,講述的是正在唱歌的愛菲懷特發現她的愛人已經變心了;而她在與愛人與朋友決裂的最後一刻,對著無心的愛人唱出自己內心的渴望,卻不知道已經再也無法回頭了,即使她說她不走…。

音樂劇應該是大家很容易接受的一種形式,畢竟它的出現本來就是為了市場,在19世紀時,人文主義的興起,通俗文化開始發展,傳統的古典歌劇發展出輕歌劇後(像是奧芬巴哈(Offenbach)和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的作品),再殺出的一條生路。這種融合了戲劇、舞台、華麗的舞台效果,加上通俗的音樂旋律,也成為20世紀流行的娛樂選項。像是大家瘋狂的歌劇魅影、演過無數場的貓;甚至於後來改良的像是獅子王等,都是滿精彩的作品。

當然後來改拍成電影的作品也很多,像是這”夢幻女郎”就是老片新拍;或是過去大紅的”紅磨坊”、”芝加哥”,也都是讓人為之驚豔的作品。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s


這種大場面的炫目場景,就像煙火一般,叫人怎麼不被吸引呢?至於喜不喜歡,那當然是另一回事囉。怎麼說,他本來就是一個為吸引大家進劇場而出現的形式,不必太刻意,大家開心就好!
Cell Block Tango ( He had it coming ) - Chicago


(文/學校咖啡寫手阿饅)

《環保的氣氛戰爭之 2061》


展出地點 Place:inFIDI art space 藝術空間
展出時間 Date:2010.2.26 (fri.) – 3.21 (sun.)

開幕時間 Opening Reception:2.26 (Fri.) 7:30 pm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根據客觀數據的統計,當前地球的環境與氣候變遷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比人類自身所引發的戰爭衝突的影響人數,還要多出數倍之多。而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過去四十年平均上升了十倍。眾所周知,全球暖化問題已日漸造成環境氣候的嚴重變遷,異常的氣候及水文所帶來的各項徵兆,正以隱形的加速度將人類推向一場最漫長也最嚴苛的生存之戰中。來自一項公共藝術計畫的文本衍伸,麻粒試驗所的江洋輝跨界邀請時尚攝影師邵亭魁與金馬獎最佳服裝造型賴蔚炅共同創作,以偽裝的敘事表象揭開展覽的脈絡。


在《環保的氣氛戰爭之 2061》中,江洋輝將環保意識轉換為戰鬥意義,將環保的行動意識轉喻為戰爭氣氛的來源,以「2061」作為展覽的主要關鍵。如同一個觀念的符號,2061 可以是一段虛構的歷史片段,可以是五十年後的今日,也可以是毫無意義的一組數字。作為氣氛式的概念操演,藝術家試圖以兩種不在場對象建構一齣戰爭想像,一是尚未企及的未來,另一是無法具體指涉但確切存在的敵人身影。「這場戰爭對抗的並非任何現存系統或體制,如果有什麼可以具現為戰爭,那麼這場戰爭應該是發生在人類意識的抉擇之中......」江洋輝如是說。藝術家將這場氣氛式戰爭的矛盾,體現在虛構歷史文本的追尋意象中,在看似追擊的歷程裡,被追擊之物因其不可見,反身要求觀者反省個人對於環境所採取的意識姿態。作為刻不容緩的意識鬥爭,作為人類不得不面對的生存景況,作為全球性的公共議題,在生態養分耗竭之後,環保終將迫切凌駕於政治、社會、經濟、歷史、文化與藝術之上。在不遠的未來,如果人類依舊毫無節制地對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予取予求,對於生態破壞沒有回應適當的控制手段,人類對生態所帶來的影響將造成「真正的戰爭。」

本展由麻粒試驗所&後八主要成員—江洋輝跨界邀請知名時尚攝影師—邵亭魁、金馬獎最佳服裝造型—賴蔚炅、前EGG雜誌資深編輯&發言權出版社社長—曾彗菁(亮晶晶),以各自不同領域的藝術敏感度,回應展覽主要議題與精神,進行一場跨領域式的氣氛創作。

概念統籌 Concept by/江洋輝 Yang-huei Chiang
攝影 Photography/ 邵亭魁 Ting-kuei Shao
服裝 Stylist/ 賴蔚炅 Wei-jion Lai
裝置 Installation Art/江洋輝 Yang-huei Chiang
攝影文案 Photo Copy Writer/曾彗菁 Hui-ching Tseng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 陳姿香 Sharon Chen


According to legitimate statistics, the current impacts on human caused by climatic changes are far greater than what wars could induce. The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and extreme weather catastrophes are ten times greater than the circumstances four decades ago. As we know, global warming is causing serious climatic changes, and bizarr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precipitations are bearing various signs, and an invisible force with an accelerated speed is pushing mankind into a lengthy and critical battle for survival. Extending from documents used in a public art project, Yang-Huei Chiang of VERY Conception has invited fashion photographer, Kris Shao, and Wei-Jion La, winner of the Golden Horse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 to join in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 to present the exhibition’s direction with an approach using disguised narrative.

In “The Ambie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r – 2061”, Yang-Huei Chiang has turn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to a warfare, whe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on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origin of war, and “2061” is used as a key factor for the art endeavor. Similar to a conceptual icon, 2061 could be a fabricated fragment of history, the day of today 50 years later, or it could just be a combination of meaningless numbers. As a conceptual demonstration based on ambiance, the artist attempts to use two non-present subjects to construct a make-believe war, where one is based on the unknown future, and the other is the not-so-concrete yet realistically present enemy. “This war is not trying to fight against any existing system, and by considering it as an actual war, it is to say that the war is happening within the decisions made by the human consciousness…” says Chiang. The ironic nature in “The Ambie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r” is depicted through the pursuant of meanings found within the fabricated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rom what appears to be a journey of pursuit. Because of the invisibility of the subjects being pursued, the spectators are hence being asked in return to introspect about their personal approaches and actions toward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war of consciousness that could not afford any further delay, mankind is forced to fa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is pertinent to survival. When natural resources are eventually fully depleted, environmental issues will forcibly have priority over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al,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matters. In the not too distant future, if mankind continues to exhaust without restraint the natural resources that we rely on for survival, and if proper controls are not implemented for the destructions we are causing in nature, the impacts that mankind has provoked in the environment will ultimately cause the break out of a “Real War”.


inFIDI 藝術空間

地址 Add ︰台北市武昌街二段89號 B1(西門町 In89 豪華戲院 B1)
B1, No.89, Sec. 2, Wuchang St., Wanhua Dist., Taipei City 108, Taiwan (In89 Digital Cinema B1, Ximenting)
電話 Tel︰886-2-2331-5077
開放時間 Gallery Hours/ 週二至週日 1:30 pm - 9:00 pm Tue~Sun | 附近有「峨眉停車場」可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