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

文學飄香, 巴黎咖啡館


巴黎第一家咖啡館

以下文章 來自巴黎 一位11月將在學校舉辦畫展的畫家 魏 禎 宏




十七世紀初期,咖啡隨著從近東歸來的旅人商賈,早已登陸沿海碼頭傳入法國。

一六六九年,土耳其大使Soliman Aga正式向路易十四太陽王獻上「異教徒飲料 」─ 咖啡,

其獨特香醇的魅力迅速地征服了法蘭西民族難以馴服的味蕾,成為一種時尚飲料。

一六八六年,在塞納河左岸,來自西西里的義大利人Procopio dei Corelli 將傳統小酒館轉形成時髦的波蔻伯咖啡館 ( Le Procope ),這是巴黎的第一家咖啡館。兩年後,對街設立了法國戲劇院 ( Comédie-Française )。從此,咖啡館內經常聚集大批演員、劇作家、作家、哲學家 ,他們在這裡遇見狄特羅、伏爾泰、羅騷;他們在這裡討論政治時勢、宗教哲學、戲劇文學。文學咖啡館的雛形出現了。十七世紀結束時,首都巴黎已出現一百五十家咖啡館。

波蔻伯咖啡館

波蔻伯咖啡館後門

咖啡館文化改變了法國人的生活形態,這裡是一個閒談、交換訊息,同時表達個人政治理念、宗教省思、哲學命題的常民聚會空間。十八世紀啟蒙時代來臨了,新思潮在民間咖啡館內激盪醞釀 。法國大革命前夕,當時巴黎九百多家咖啡館天天瀰漫著激烈的語言爭論,共和政體的擁護者與保皇派人士的舌戰對峙常常演變為血腥決鬥收場。

咖啡館的發展據點由南向北跨越塞納河,漫延至右岸皇室大道、歌劇院、林蔭大道區,然後爬上蒙馬特山丘。十九世紀中葉過後,蒙馬特聚集了大批的文人、藝術家 ; 咖啡館、餐廳、夜總會、妓院比鄰而立。夜夜笙歌的頹靡氛圍,令上流社會的衛道人士聞之卻步。

丁香園咖啡館

同時期的河左岸,美術學院內的年輕學生雷諾瓦 ( Renoir )、莫內 ( Monet )、希斯里 ( Sisley )、巴吉爾 ( Bazille ) 因不滿學院僵化技法的因襲陳腐,一股改變學院傳統的新思潮正波濤洶湧地蓄勢待發。他們經常出現在蒙帕那斯大道東端的丁香園咖啡館 ( La Closerie des Lilas ),隨後這批年輕藝術家帶動的印象派理念將揭開現代藝術的序幕。

二十世紀初,由詩人保羅‧福特 ( Paul Fort ) 主持的丁香園週二文學沙龍,成為巴黎藝文人士約會的重要地點。一九O五年,畢卡索與他的初戀情人費娜朵 ( Fernande Olivier ) 經常光顧丁香園咖啡館,他們的出現拉近了蒙馬特與蒙帕那斯的距離。費娜朵在日後的回憶錄中,提起這段年輕時光,她說 : 在丁香園咖啡館內,我們的討論經常無法停止,直到被老闆以關門為由攆出門外

丁香園咖啡館

詩人阿波里內爾.畢卡索作品

  
  
  文學飄香 巴黎咖啡館 
  未完 待續